如何堅決守住脱貧攻堅成果,做好鞏固拓展脱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14日,記者採訪了市扶貧辦黨組書記、主任劉貴忠。 [詳細]
近日,銅梁區南城街道桐子社區,2位身穿印有“服務三農,銅梁供銷”字樣馬甲的工作人員駕駛四輪車,將日常生活用品送往社區黨羣服務中心。
鄉村振興,文化不能缺位,否則將“有形無神”。怎樣把文化種到村民“門口”、遊客心裏?榮昌區通安村,做出了探索和實踐。
水是生命之源,吃上放心水,是民之所盼。目前,城廂鎮農村集中式供水人口比例達95%,徹底解決全鎮16個村(社區)2.5萬人吃水問題。
近日,走進大足區拾萬鎮長虹村,路邊的花草簇擁而開,路上看不到白色垃圾,村民衣服晾曬整齊,鄰里間、家庭中和樂融融。
清掃保潔、修剪花木、保安隊治安巡邏……在南岸南山街道放牛村,這些以往只有城市商業小區才有的物業服務,已經成了村民們習以為常的事情。
近日,重慶市合川區正式啓動2021年春季農作物種子市場檢查。
“現在院落變化非常大,到處都收拾得乾乾淨淨,還種了一些花,更加漂亮了。”説到鄉村振興“雙亮”帶來的變化,小周村的鄉親們就誇讚不已。
近日,在蓮花街道新華村,一羣志願者正和村民一起忙着清潔村莊,清理陳草垛、規整小菜園……一場人居環境整治行動在村莊裏熱熱鬧鬧展開。
如今,牆繪、塗鴉除了可以提升城市公共空間的人文藝術氣息,還越來越多地走進商業空間和鄉村,成為裝點城鄉的‘新寵’,獲得大眾普遍喜愛。
近日,在武隆區廟埡鄉葉家灣農業社的改擴建公路段上,壓路機正在壓實公路;挖掘機正在對高低不平的路面進行平整……整個工地十分忙碌。
12日,為助力消費扶貧,中建三局三公司從忠縣採購的價值40餘萬元的614個“扶貧大禮包”,發往了上海、浙江、江蘇等地。
近年來,萬州開展以中山杉為主,喬、灌等相結合的消落區綜合治理,因地制宜發展“增效”經濟林和“增色”景觀林,生態先行效益正逐步顯現。
“現在隨時想用水都可以了,再也不擔心沒水喝了。”胡培軒笑着説。老胡的“用水自由”得益於通惠街道去年10月完成的城鄉供水一體化工程。
近年來,重慶市大足區交通局大力實施“交通+扶貧”“交通+產業”“交通+旅遊”三大工程,服務鄉村振興取得豐碩成果。
近日,彭水自治縣委農村工作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領導小組和扶貧開發領導小組2021年第1次(擴大)會議召開。
近年來,國家區域協同發展戰略讓榮昌區一躍成為成渝相向發展的“腹心”,5年經濟總量翻一番,經濟增速躍居重慶38個區縣前列。
11日,記者瞭解到,自2019年6月北碚區三聖鎮啓動天宮村鄉村振興示範點建設工作以來,天宮村獲評首批“重慶市美麗宜居鄉村”。
11日上午,在重慶市銅梁區侶俸鎮新學村蔬菜基地,50多位農民工正在忙着採收蔬菜、翻整土地,管理秧苗,地頭一片忙碌的景象。
“小寒大寒,殺豬過年”。近日,記者來到重慶市奉節縣龍橋土家族鄉瑞豐社區,現場目睹當地村民殺年豬的習俗。
原生態鮮榨沙棘汁、犛牛牛肉乾、藜麥米……琳琅滿目的內蒙古土特產讓人應接不暇。近日,內蒙古消費扶貧周在中國西部消費扶貧中心拉開帷幕。
據悉,豐都將統籌整合的10餘億元財政資金精準投放到牛、雞、豬、紅心柚等扶貧產業,實施產業扶貧項目1265個,推動扶貧產業擴面增量。
近日,墊江舉行晚柚產業發展推介會,助力墊江晚柚“雙十工程”建設。當天,共達成協議流轉土地面積9750畝,涉及投資7800萬元。
近年來,合川區供銷合作社實施糧油(菜)輪作生產全程託管社會化服務,為全區加快推進農業社會化服務,努力做好試點示範推廣工作。
2018年以來,通過實施污染防治攻堅三年行動計劃,北碚突出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堅決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繪就一幅幅美麗畫卷。
近年來,巴川街道把公路的綠化美化淨化融入到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之中,50多萬株花草樹竹落户在公路兩側,增添了美麗鄉村的底色。
在實施脱貧攻堅中,豐都縣圍繞“一心兩極三帶”生產力總體佈局,科學佈局畜禽、紅心柚、榨菜、花椒、生態漁業等高效扶貧產業。
數據顯示,從去年11月下旬以來,重慶市生豬批發價從40.6元/公斤上漲到46.45元/公斤,豬肉的零售價從50.59元/公斤上漲到56.8元/公斤。
江津區永興鎮黃莊村的油菜花開了!近日。市特色效益糧油產業技術體系創新團隊的專家們來到黃莊村,對長花期油菜花進行了現場觀摩。
安順島位於長壽區長壽湖鎮安順村,島內種植有血臍、沙田柚等綠色農產品。王國明夫妻是村裏出了名的“血臍夫妻”,如今已經種植了9年血臍。
1月6日,在銅梁區虎峯鎮輪橋村,九倫田樂專業合作社舉行了首次分紅儀式。村民們數着手裏一疊疊的現金,笑得合不攏嘴。
近3年來,銅梁加大農村危房改造力度,在實現全區4423户危房新建、改造基礎上,於2020年又啓動了農村一般羣眾危房排除、改造工程。
近日上午,薄霧籠罩田野。在重慶市銅梁區白羊鎮水碾村6社,村支書周龍超和鎮幹部正在查看地裏角兒菜長勢。
“這個活既方便,還有空餘的時間,我回去照顧老公和做點養殖和種植業,有錢掙,我們現在心裏很踏實。” 梁平區復平鎮小山社區的蔣德珍説。
隆冬時節,開州區義和鎮農興村景豪果園裏,650畝柑橘果實累累,橘香四溢,林中忙碌的果農臉上掛滿豐收的喜悦。
錦橙是豐都縣龍孔鎮的名片,楠竹村素有種植柑橘的傳統,被譽為“錦橙之鄉”。近年來,該村通過發展柑橘產業帶領村民走上了致富路。
4日,大足區消費扶貧專館在龍崗街道雙塔路開張。館內貨品包括大足冬菜、鄧鼎計火鍋底料、寶頂釀造豆瓣醬、玉龍山苕粉等近百種優質農產品。
“‘水中彩林’實在是太漂亮了。”2020年12月28日,在萬州大周鎮的長江庫岸邊,生長於水面下的中山杉堅立挺拔,開始發黃變紅的樹冠露出水面。
五年來,北碚區3個市級貧困村全部摘帽,累計減貧4389人,貧困發生率由1.7%降至0,農村地區基礎設施和教育、醫療等基本公共服務明顯改善。
為全面貫徹落實“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長江流域禁捕退捕工作任務,近日,綦區長江流域十年禁捕工作啓動儀式在中山路濱江路舉行。
嚴冬時節,小三峽兩岸紅葉似火,一撥撥遊客盪舟大寧河,沉醉在美麗的景色中。岸上,便是市級深度貧困鄉鎮巫山縣雙龍鎮。